一季度产能同比提升15%,订单需求同比增长15%,涵岛食品“首季‘开门红’,我们充满信心”
文章来源:金胶州 发布时间:2025-03-26 16:15
![]()
本报讯 2016年,获评“中国非遗美食走进维也纳联合国总部”指定产品;2019年,入选“中国生态(食材)食品生产示范基地”;2022年,鲅鱼水饺、胶白土猪肉水饺、虾仁锅贴三款产品获评“中国生态预制菜品牌产品”,韭菜合子获评“中国预制菜地标保护产品”称号;2024年,斩获全国生态食材大赛金奖、亚洲烹饪大赛金奖、齐鲁名厨面点大赛金奖,中华百饺宴获金奖名宴……自2014年成立以来,位于里岔镇的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就凭借着硬实力频频“出圈”,赢得了业内人士及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与好评。
日前,记者在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,工作人员正在将纯手工包制的“胶白土猪肉水饺”打包,准备发往广州客户。“靠着‘三大策略’和‘三把密钥’,我们公司一季度产能同比提升15%,订单需求同比增长15%,其中‘鲅鱼水饺’‘胶白土猪肉水饺’‘韭菜盒子’‘虾仁馄饨’等明星产品占比超40%,海外市场的订单需求增长超过10%。对于实现首季‘开门红’,公司上下充满信心。”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崇发告诉记者。 毛崇发提到的“三大策略”,分别是: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,提升运转效率;弹性调配人力资源,激发员工干劲;依托上合预制菜产业园集群优势,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。而“三把密钥”,分别是:以“鲜”为核,推动技术迭代;以“质”为本,推动模式创新;以“售”为题,推动场景焕新。 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,目前,我们公司已经掌握了从原料到餐桌的‘锁鲜密码’。即:尽可能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。”毛崇发表示,“其一,采用纯手工包制水饺方式,避免机械加工对食材纤维造成的破坏;其二,与里岔农业基地合作,实现大白菜、黑猪肉等部分原料的‘当日采摘、当日屠宰、当日加工’,将原料周转周期压缩到了6小时以内;其三,通过引入-40℃急冻锁鲜技术,使生产车间温度波动控制在±2℃,使用温控GPS冷链配送车辆,省内保证24小时内配送到客户手中。” “入口的东西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。”在“锁鲜”的同时,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以“筑牢品质基石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建立了从农田到消费者的全流程溯源体系,确保关键节点数据采集率达100%。公司建立了一套严苛的检测标准,对重金属、微生物等21项指标执行高于国标20%的内控标准进行检测。公司在顺利通过ISO9001、ISO22000、HACCP、BRC、FDA等认证后,严格按照认证的标准要求进行管理。 他们还在销售环节引入了场景化营销方式,从差异化打造地域定制化产品、多渠道提供体验式消费场景、跨界合作联名推出破圈产品三个方面持续发力,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。 “下一步,青岛涵岛食品有限公司将紧扣胶州市‘扩能提质’工作主题,以‘稳增长、强创新、拓市场’为核心策略,以‘技术升级+品质深耕+品牌跃迁’为推进路径,从智能化产品研发、全链条质量把控、双渠道赋能品牌、双循环驱动发展四个层面持续发力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”毛崇发表示。 企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,毛崇发主动融入里岔镇预制菜产业大局,冷静地审视产业发展,努力在产业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。 “近年来,里岔镇党委、政府用好资源禀赋,在产业生态构建、要素保障升级、品牌标准引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形成了产业核心优势,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。当前,里岔镇预制菜产业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,也要迎接来自‘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行业净利润下降、消费者零容忍带来的标准化与成本管控压力、国际市场壁垒带来的出口企业认证成本增加’三个层面的挑战。”毛崇发表示,“为更好地把握机遇、沉着应战,我们希望里岔镇党委、政府在强化产业生态、畅通要素流通、扩大区域品牌声量三个层面做出一些实质性努力。当然了,我们公司也会努力成为胶州预制菜产业升级的标杆企业,并愿意与里岔镇党委、政府及产业伙伴携手,共同书写中国预制菜产业的‘里岔样本’。”
□记者 解泉声 报道
|
||
上一篇:“一碗饺子温暖一座城”涵岛食品公司助力第七届环卫工人冬至公益活动温暖落幕 下一篇:没有了